图片来源:每经记者 张建 摄
近日,打开成都人的朋友圈,满屏都被“长满了露营帐篷的郊野公园”“挤满了骑行者的环城绿道”以及“人头攒动的日出观景平台”所占据。
这座公园城市也再一次以其独特的运动魅力与蓬勃的体育消费火速“出圈”,成为坐拥2000多万人的“天然体育场”。
对志于迈向更高能级的成都而言,体育场馆的密度、绿道的长度、体育场景的丰富度,凸显其国内体育消费“风向标”作用的同时,更直接折射出这座城市奔涌的人居活力与不竭的转型动力。
近年,成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,大型体育场馆数量跻身全国前列,在Sportcal全球赛事影响力城市榜单的排名由89位跃升至28位,进入全国前三。
无论是吸引来谷爱凌这样冠军级冰雪选手“西南飞”的尖锋四季旱雪场;还是成功将成都“运动版图”西扩的融创水雪世界;还是以府青运动空间、WePark玩湃社区足球公园为代表的“网红”运动地标,这座城市场景营造持续升级,在西南内陆掀起一场不可忽视的“体育风暴”。
露营成全新生活方式 全城公园“长满”帐篷刚过去的“五一”假期,成都露营彻底火了。
在飞猪平台上,“五一”露营订单量环比上月增长超350%,杭州、成都、广州、深圳、武汉、北京、珠海、常州、佛山及重庆位列热门露营客源地全国前10城市,成都高居第二位。值得关注的是,在飞猪平台上,成都“五一”本地露营的服务产品提前一周就已基本售罄。
市民在天府芙蓉园露营 图片来源:每经记者 张建 摄
此外,马蜂窝数据显示,近一周各地“露营”相关搜索热度平均涨幅超过130%,川渝地区露营最为活跃。成都市文广旅局消息也显示,今年“五一”,成都户外露营体验游、乡村旅游民宿游等消费新业态持续火爆,“都江堰露营”热度更是上涨了240%。
露营的火爆带动露营装备销售一路走高。像是迪卡侬成都天府商场天幕今年爆发式增长,平均每月超过300顶,同比增速超100%。位于武侯祠景区附近的火狐狸户外用品装备店,往年同期,店内卖得最多的产品是户外服饰,现在露营用品基本卖断货了。
京东商城数据显示,从4月30日至5月3日,全国用户购买野餐用品(成交额同比)增长181%,吊床类增长102%,帐篷/垫子类增长100%。其中四川消费者的成交金额甚至超过江苏浙江等,排名全国第3。
与此同时,各类“露营+景区”“露营+音乐”“露营+体育”的融合业态涌现,迅速成为城市消费的新风尚。而成都体育消费与户外经济的稳定增长,为新业态的涌现提供了“源头活水”。
成都市体育局数据显示,2021年,成都市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533.7亿元,同比增长10.9%;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2518.6元,同比增长9.6%,在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中处于第一梯队。
去年,世邦魏理仕全国首发的《中国重点城市核心区户外经济活力指数报告》显示,坐拥三圣花乡、白鹭湾湿地、东湖公园等都市“露营圣地”的成都市锦江区户外经济活力指数在中国重点城市核心区位居第一,领先于上海市黄浦区、北京市朝阳区、广州市天河区。
业内人士指出,成都露营大热,一定程度上受到近期国内疫情多点爆发,人们无法跨省远游的现状刺激。但其得以持续发展的土壤离不开这座不断“生长”的公园城市。
目前,成都已建成各类公园1300多个,累计建成各级绿道5000多公里,森林总面积800多万亩,森林覆盖率高达40.3%。
市区露营、郊野露营、湖区露营、山林露营、雪山露营,成都露营条件得天独厚,选择之丰富,范围之广阔,在国内特大城市中可谓是独此一份。
家住东边,可以去到青龙湖湿地、东安湖体育公园,看碧波荡漾,鱼鸟成群;家住南边,可以前往兴隆湖畔,与最美“水下书店”相伴;家住西边,可以就近去到崇州的郊野,与雪山下的公园城市,相看两不厌;家住北边,还可以去到凤凰山露天音乐广场,感受音乐激情。
兴隆湖“最美书店” 图片来源:新华社
100公里最长城市绿道“出圈” 成都成“低碳骑行”最活跃城市这座在央视财经“中国最爱运动健身城市排行榜”排名第一的城市,近日又掀起新的运动风尚——在全国最长的城市绿道上骑行打卡。